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时间:2024-06-13 20:54:14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船借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草船借箭教案1

2.草船借箭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新词的意思。

3.通过读课文,理解诸葛亮的为人。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给课文分段。

教具:录音、投影

教学过程:

一、审题激趣:我们知道中国古典文学中有一部是写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的书,其中“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等故事,你知道这是本什么书?(《三国演义》)

二、学生自学课文,自学生字词。

出示思考题:

1.课文中谁是主要人物?围绕“借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质疑问难,分清因果。

1.学生提问,教师整理后存疑。

2.带着问题边读边想。组织讨论,着重解决:

(1)诸葛亮为什么到东吴来?为什么要借鉴?(要求学生细读课文第一段,弄懂事情发生的原因。)

(2)“妒忌”是什么意思?以“妒忌”为线索,抓住有关句子边读边议:周瑜怎样步步紧逼,故意为难加害诸葛亮?诸葛亮又是怎样将计就计,成竹在胸的?

(3)对话朗读训练,

(4)讨论: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周瑜要陷害自己的阴谋?

3.首尾两句联系对照,通过朗读,思考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读最后一段,抓住关键词“交箭”—“长叹”分清事情的结果。

四、小结:学习叙事的课文,应该分清事情的起因、结果,才能深入理解课文。

五.填空:因为周瑜( )诸葛亮的才干,想以此来( )诸葛亮;诸葛亮( )答应( )天交箭,并立下军令状。经过“草船借箭”,又一次证明了诸葛亮是一位( ) 的人。

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作业本1、2题

板书: 接受任务——做好准备——草船借箭——按时交箭

(1—2) (3—5) (6~9) (10)

教学后记: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理解诸葛亮草船借箭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2.深入认识诸葛亮这一人物,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探究课文,深入了解诸葛亮。

教学难点:简要复述课文。

教具: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3—5自然段,讨论:

1.周瑜派鲁肃去探听情况,“探听”可以换成什么词?

2.鲁肃是怎样对待诸葛亮的?

二、细读课文6—9自然段,切入重点抓住“借”字,思考:草船借箭为什么成功?

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一个中心词来概括回答,并用上“因为------所以”(神机妙算)

三、引导学生探究,领悟方法。

1.理解“神机妙算”

2.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首先“神机妙算”到了什么?

联系“大雾满天”一句,说说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朗读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读懂“神机妙算”的?(抓住关键句—联系上下文)

四、导学法,探究讨论。

1、根据学法,再读课文,讨论诸葛亮还“妙算”到了什么?怎样安排计策?划下有关句子

2、组织讨论,在读读议议中把握重点。

(1)读“诸葛亮笑着说”一句,体会他充分“妙算”到的情况。

(2)读议“一字儿排开”一句,想想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结果怎样?(出示挂图)

“一字儿排开”与“一列纵横”有什么区别?

再读“飞箭如雨”句,“船头掉向”又说明了什么?

(3)结合第9自然段,你还读懂了什么?齐读。

3.小结:学习课文,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

五、扩展探究,加深认识。

1.默读课文,哪些地方也表现出诸葛亮“神机妙算”?(学生相互交流)

2.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能神机妙算?(知己知彼,博学多才,善于分析,巧妙运用计策)

六、简要复述课文。

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复述。自由复述—指名复述—同桌复述

七、填空:“草船借箭”是一次( )的较量。诸葛亮深知周瑜( ),鲁肃( ),曹操( );还利用( )( )天气和( )条件,巧妙的安排,运用( )进行借箭。借箭的成功,充分说明诸葛亮是一个既( )又( )的人。

作业:作业本3、5、6题

板书: 知天时:大雾

草船借箭 识人心:周瑜 鲁肃 曹操

诸葛亮 懂地理:顺风顺水

资料提供者:张欢琴

草船借箭教案2

学习目标:

⒈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读准读通课文。

⒉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领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⒊理清课文顺序,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领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改写的课文《草船借箭》。板书课题。

二、解释题意,了解时代背景。

⒈谁知道箭是什么样子的?板书剑字,这个剑和箭一样不一样?周瑜问诸葛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你知道吗?

⒉谁知道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三国指哪三国?(出示地图)它们分别由谁统治?

⒊草船借箭的故事,讲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哪个国家的,干什么的?

⒋当时,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史称三国鼎立。周瑜、诸葛亮怎么会走到一起的?

⒌师出示多媒体边简介背景: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三、读通读准课文,理清课文顺序。

⒈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借箭的过程是哪一部分?剩余部分分别讲什么?

①生自由读书 ……此处隐藏27575个字……想,周瑜又要玩什么把戏了,他稍加思索)说:用弓箭最好。周瑜(拍了一下大腿,竖起大拇指)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想:果然不出所料,他又要为难我了,我就来个将计就计吧。于是)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试探地)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故作惊讶)地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眨巴着眼睛)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说:只要三天。周瑜(想,你在说大话吧!他一本正经地)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拍了一下胸脯)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了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想了想,补充)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怀酒就走了。

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朗读,一组读诸葛亮说的话,另一组读周瑜说的话,中间的旁白及括号中加进去的内容由教师读。教师读得绘声绘色,学生读得入情入境,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评析】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手段,也是理解课文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采用什么形式朗读,如何组织朗读,这都将直接影响到朗读作用的发挥。本教例根据课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对课文作了先删后添的变动,通过去枝减叶,学生角色朗读时好像就在面对面地说话,真正进入了角色,读出了对话的语气,体会了人物说话时的内心思想活动;而引导学生添油加酱的过程其实就是由表及里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通过添没加酱的朗读,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了以读导悟、读中见悟的目的。

草船借箭教案15

设计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课堂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导读、迁移延伸三个部分,体现了课堂的完整性;注重抓住课文的重点,摆脱通读通讲的毛病,注重课堂教学的发展性,摆脱了课时的限制;重视对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从而促使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

设计特色:抓住重点词语切入教学内容,达到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内容。

4、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农村小学也可以用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

1、自学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借助字典结合课文理解意思。

不理解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文:从文中提出几个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

我想提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前检查预习情况,收集、整理有关信息。(如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明白的词语,以便在课堂上释疑。)

二、课堂导读

(一)、解读课文。

1、让学生在小组中轮流朗读课文,并及时进行正音。注意下列读音:

才干的“干”应读gàn

草把子的“把”应读bà

调度的“调”应读diào

擂鼓的“擂”应读léi

丞相的“丞”应读chěng

2、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学生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为什么周瑜要逼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为什么诸葛亮敢立下三天交十万支箭的军令状?

诸葛亮怎么知道第三天会有大雾?

为什么诸葛亮要把船“一字排开”并连接起来?

……

对于学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留到深读课文后再进行解答。

二、深读课文

师问:在感知课文内容以后,你对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有什么看法?(从学生的的回答中提炼出“妒忌”和“神机妙算”这两个词。并解释这两个词的意思。)(板书:周瑜诸葛亮妒忌神机妙算)

课文中从哪件事来体现两个人的不同性格。(草船借箭)

(一)、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起因,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1、朗读对话,分组讨论(出示问题)

①、周瑜知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吗?他为什么要这样问?(引导学生从“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托。”“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等语言,体会周瑜表面客气,暗藏杀机的阴险心理。)

②、诸葛亮知道周瑜是在找借口为难自己吗?他为什么要接受任务?(引导学生从诸葛亮

“都督委托,当然照办”,“只要三天”,“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等语言,体会诸葛亮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大度心理。)

2、指导朗读:我们明白了他们两人的内心想法,那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把他们的内心想法表现出来呢?

(二)、朗读草船借箭部分,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齐读后出示问题,分组讨论:如果你也在场,你会发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哪些巧妙之处呢?(教师参与讨论,随机点拔引导。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词句感悟以下几方面的意思,从而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相机板书:人

天文地理)

(1)安排周密。从“准备二十条船,布置草把子和青布幔子,每条船上还站着二十个军士。把船连接起来,一字摆开,两面受箭。”等词句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周密安排。

(2)熟悉天文地理。从“第一天和第二天都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雾还没有散”“顺风顺水”等句子可以看出诸葛亮熟悉天文地理,对天气早有预测。

(3)了解别人。“得请你帮帮我的忙”,“不能让都督知道”,“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可见诸葛亮对鲁肃、周瑜、曹操的性格很了解。

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感受体会,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积

极思考给予赞扬,特别要鼓励那些有创见的看法,不要太强调学生见解的正确与否。

从我们刚才的分析,你认为诸葛亮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神机妙算)

三、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即兴表演课本中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部分。

分配角色,明确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上台表演。(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多表演几组。)

2、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结合画草图的方法,简述“草船借箭”的部分。(先指名让两三名学生复述,再让同桌进行相互复述。)

3、拓展作业

①、阅读有关《三国演义》的故事。

②、抄写新词。

《草船借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