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与朱元思书教案

时间:2024-06-13 21:23:47
【实用】与朱元思书教案3篇

【实用】与朱元思书教案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与朱元思书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体会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和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学习本文任何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去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设计(1):同学们,我们在大自然中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领略了火热坦诚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与丰硕,也品味了冬的严肃与温柔。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现代的四季,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现代人的感受,那么同学们,你想换换口味,欣赏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风光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的浙江,来欣赏富春江的美景吧!

设计(2):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历代文人墨士为这歌唱。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风光旖旎的富春江。

设计(3):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二)课文简介

也许同学们会问:这么优美的一篇文章,出自谁人之手?又是怎么写成的呢?那么,谁能告诉大家?(检查预习效果)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他是南朝梁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描写山川景物见长,风格清秀挺拔、语言流畅自然。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的节选。

(三)进入文本,把握文意

1、研究性学习:先由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再由学生指读,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句做好标记,集中提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先由学生集体解决,再由教师对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做仔细的解释和引导。

第一段学生可能不懂的字词:

风烟:指烟雾。

共色:同样的颜色。

俱:都。

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或“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第二段学生可能不懂的字词:

缥碧:青白色;缥,音.piǎo。

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ān。

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第三段学生可能不懂的字词:

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

轩邈(xuānmiǎo):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泠泠(ling):形容水声的清越。

相鸣:互相和鸣。

戾(lì)天:到天上;戾,至。

2、朗读成诵 ,理清课文思路。

目的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巩固字词知识和对全文的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指导朗读,可进行分组读、接力读、竞赛读等形式。

朗读成诵后,讨论文章的行文思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第一段:山水总印象: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第二段:异水: 千丈见底(清) 急湍猛浪(急)

第三段:奇山: 高山寒树(树之奇) 负势轩邈(山之势)

泉鸟蝉猿(山之音) 息心忘返(山之力)

横柯疏条(林之密)

3、描绘富春江: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你想不想做一次画家,让这美景成为眼前的永恒?

要求:从文中选择描写景物的语句,画成风景画,看谁画得最能表现相应的语句。

五、课时练习

1.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写“水”的诗句。

写“山”的:_______

写“水”的:_______

2.由“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一篇文言文中的话?写出相应语句、作品和作者。

语句:_______ 。作品:《 》作者_______

3.本文语言清新流畅,精于锤炼。如用“奇”和“异”总括富春江山水特色;用“箭”和“奔”来比喻水流之迅急;用“竞”和“争”来形容山峰争先恐后向上崛起的形状,字字动人,颇见功力。请学习本文的写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两句描写水的话。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培健康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地培养对语文文字的感悟能力掌握一些初步的学习方法。

3、侧重在朗读中感悟,读出情感,还要求表现出作品的音乐美。

重点难点

1、强调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领会内容深入体悟词语的表现力6为重点。

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来感受语文的力,能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骨所收获。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我国有优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还有壮丽山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吴均的《朱元思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二、读

1、师范读,学生听读,自读注音。

2、生自读,点人读,齐读。

3、四人一组,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4、师生互动: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解决。

三、析

1、指名一学生朗读课文,其它学生思考: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全文是如何围绕这两句来写的?从文中找出句子说明。

3、边读、边找、边背、边完成板书

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异水 急 (激湍甚箭、急浪若奔)

山色之奇

奇山 山音之奇

4、学生总结写景方法:抓景物特征。

5、出示幅图画,让学生用课文的句子概括。

6、联想:在学过的课文中找一找与课文的句子一样的诗文。

四、结

1、学生总结学习文言文方法。

2、积累文言实词。

课件教案试题论文图书中考高考新课标。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

与朱元思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语言文字和文学的热爱,培养健康的审美水平;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鉴赏文学性课文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体悟能力,并学习一些初步的学习方法;

3、进一步进行朗读训练,除表情达意外,还要求表现出作品的音乐美。

重点难点

1、在总的教学要点中,以语言欣赏为要点,在语言欣赏中,以深入体悟词语的表现力为重点;

2、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文学与形象的转换,通过想象与联想,通过一些具体方法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能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教学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2、给学生分组,每组推选出以为能代表 自己水平的嘉宾。

教学内容和步骤

(师)课前我们各族已经推选出今天的嘉宾,我相信大家一定不会辜负自己小组的希望,会有很好的表现,待会儿我会请听课的老师评价,那一组表现最好,那几个同学表现最出色。

一、导入

(多媒体) 中国政区图

(师)这是一张中国地图,这儿是浙江,在浙江境内有一条河,叫富春江。

(多媒体)富春江地图

(师)唐代许多大诗人都来过这儿,并写下了许多诗 ,后人于是把它叫做 “唐诗之路”。那么,为什么吗么多的诗人会到这儿来呢?仅仅是因为这个地

方景物美吗?请大家迅速读课文,告诉我,这篇文章都写了些什么样的景物?

(多媒体) 简单的景物结构图

(师)这并不是富春江一带独有的,咱们张家界也有。为什么这些诗人偏偏对这篇文章所描写的地方——富春江一带情有独钟呢?我想,这主要得益于这篇文章语言所具有的特点。

(多媒体)语言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文章吧!

二、初读课文

配乐配画面朗读

三、语言鉴赏

(师)景色真是美极了!可是,唐朝的那些诗人可没有看到这些画面。在去富春江之前,他们看到的只是吴均的文章。可是我想,他们看到吴均的这篇文章时,一定就象看到真的景物一样,读到“风烟俱静,天山共色”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想象到眼前广阔的视野、明净如洗的天空,感受到作者阔大的胸襟以及从容出游的`舒畅心情。正因为这样,他们才对富春江如此的神往啊!那么,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否也有象看到真的景物一样的感觉呢?读到哪些地方的时候 特别有这种感觉?给 大家两分钟时间自由读 课文,然后大家发言,看哪一组说的最多,说的最好。

(一)体会其“描写生动”的美

学生讨论发言

(师) 引导小结:吴均的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描写生动。

(多媒体)描写生动

(师)听了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我真的感叹:吴均这个作家水平高,同学门这些读者水平也高!刚才我们说了这篇文章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描写生动。下面,我想大家一起看看这段文字:

(多媒体)我家门口有一条小溪,小时候我常在那里玩,多么有趣呀。哪儿的景色真美:溪岸上是非常好看的柳树;柳树下,是非常好听的流水声……

(师)把这段文字和课文 比较一下,说说这段话写得怎么样?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语言空洞抽象,不生动。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象吴均那样,运用语言这个工具把这段话改写得更具体、更生动些?看谁先改好,念一念。

学生念,教师点评。

(二)体会其“音韵和谐”的美

(师)我们讲了这篇文章词语用得好,描写得生动,那么它的句子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先齐声把这篇文章朗读一遍,然后我请同学们说说。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师)这样的特点是骈文独具的,所以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感觉到音韵和谐,琅琅上口。

(多媒体)音韵和谐

(三)体会其“感情真挚”的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吴均把这个地方写得这样的美好,说明他喜不喜欢这个地方?从那里可以看出来呢?

(多媒体)感情真挚

(师)这又反映了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四,总结评价

(师)这篇文章的语言多美啊!既然这篇文章的语言如此优美动人,我们不妨来读一读,首先我们推荐一个同学配合着音乐和画面朗读,同学们可要认真听啊。

学生评价

全班齐读

(师)吴均的文章正因为做到了这三点,读了他的文章之后,那些唐代的诗人才那样的对富春江神往不已,这篇文章也才能历经时间的挑选而流传千古,那么,我们以后在写作文,特别是写游记类的文章时,也要注意把景物描写的生动具体,注意适当的运用整齐的句式,注意在写作中倾注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我相信大家也能写出和吴均的这篇文章一样优美动人的作文。

全班齐读

评委点评,师生用掌声表示感谢

《【实用】与朱元思书教案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