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声声慢教案

时间:2024-06-13 21:21:24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声声慢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声声慢教案1

一、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结合词人生平及词作背景理解作品。

2、了解词作中各意象的特定属性。

3、体会词人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二、学习重难点:

1、理解词中表达出的“愁”。

2、背诵全诗。

三、读书指导:

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写于李清照晚年。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四、自主学习任务:

1、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

2、背诵全诗。

3、思考:那些景物触动了词人的愁思?

明确:(投影)淡酒、风、雁、黄花、梧桐、细雨

孤寂落寞悲凉愁苦

五、合作探究:

(一)赏析上阕

1、”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全词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反复品读,体会本句的表达效果。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传达出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旧时相识”的雁触动了词人怎样的情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思?

(二)赏析下阙

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一句描绘出词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大胆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诗意的语言还原此句描绘的情景。

3、有人认为,李清照后期词作中的愁绪,只是抒写了她作为一个落难贵妇人的个人哀愁,是低沉的、消极的,对此你是如何看的?

声声慢教案2

【教学目标】

1.疏通“词”义,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2.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3.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准备】

1.结合注释,翻译本词。

2.了解作者,并熟练的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板书)。 首先让我们先回忆背诵一下以前接触过的她的一首诗--《夏日绝句》:

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师:很好,在这首诗中,李清照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举项羽的不肯南渡来讽刺懦弱无能、只顾逃命苟安的南宋君臣。在背诵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李清照慷慨激愤的形象。但她反映同类题材的词却不同,我们今天要学的《声声慢》也表达了李清照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愤慨,但却表达的含蓄委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本词所蕴涵的情感。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

二、以朗诵为起点,在与录音的对比中寻找突破口

生:(略)

师:很好,从大家的朗诵中,我知道大多数同学能够把握住本词的基调,说明大家作了很好的预习,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接下来我们听录音随读,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位老师是怎么读的,看看我们对词的把握是否恰当,我们在读的过程中有那些缺陷。

(一起听录音)

师:怎么样?

生:好!

师:好在哪里?

生1: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读时的“愁苦”基调,而且好像正听到作者在向我们诉说心中的愁苦之情。

生2:在他的朗读中,我感觉作者所看到的景色是“灰色”的。

生3:我觉得我们跟录音比起来,对词中情景的阅读把握的不是很好。

(别的同学点头赞同)

师:(面对大家)说的有道理吗?

生:(一起回答)有。

师:(故作疑惑)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一步一步看,首先词中到底描写了哪些景物?

三、深入探讨,揭示方法

生:描写了这样几个场景:①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②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④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师:大家说的好,可以说引用原词把作者描述的几个场景表达出来了,但这样听起来、看起来似乎有点累赘,我们能不能用几个字来概括一下,让人看起来就一目了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归纳总结一下。

(同学举手回答,老师跟着一起帮助指导)

师:好,大家总结的很好。下面我们把刚才的成果展现到黑板上:

“淡酒浇愁”、“秋风劲吹”、“征雁南飞”、“黄花憔悴”、“独首窗儿”“雨打梧桐”。

(继续与生的对话)

师:景物已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你们认为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当时的心情会怎样呢?为什么?

生:心情很忧愁,从作者所看到的景物就可以看出来,都是一些感伤之景。

师:难道仅仅是“忧愁”吗?

(生看词,后恍然大悟。)

生:“怎一个愁字了得?”

(老师板书,并作总结。)

淡酒浇愁

秋风劲吹

征雁南飞

黄花憔悴

独首窗儿

雨打梧桐

师:对,面对“秋风”“征雁”“黄花”“雨打梧桐”等极易让人忧愁的景象,词人怎能不愁呢?更甚者,连“愁”字都无法表达她忧愁之心。这种把诗歌中的形象、景象与作者的思想情感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我们称之为“意境”;其中用来表达情感的形象与景象,我们则称之为“意象”。可以说,在诗词鉴赏中,通过把握意象来理解情感,是我们诗词鉴赏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从本词的鉴赏中我们可窥见一斑。

(板书:意象 情感 )

四、查漏补缺,消除盲点

师:可以说,到这里大家已经基本把握了本词的核心,但老师还有个疑问:作者面对此情此景之前,心境怎么样呢?面对此情此景之时,有人陪同吗?

(部分同学开始疑惑并陷入沉思,有的同学开始举手。)

生:词人无人陪同,心情凄惨、悲戚。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可知。

师:很好,“寻寻觅觅”是写独自一人在屋里东寻西 ……此处隐藏34800个字……/p>

教学重点:

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赏析诵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的词坛上,有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哀婉凄,美打动了无数后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婉约词中的杰作《声声慢》。

二、李清照的生平简介

李清照的生活和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知书达理、温婉贤惠。18岁嫁与金石考据专家赵明诚,夫妻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诗词唱和,生活美满和谐。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如<>二首,活泼秀丽,语句清新别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则通过对相思之情的描写,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

后期:金兵入侵,宋朝南迁,李清照逃往南方,不久,赵明诚染病身亡。她四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搜集的金石古玩大部分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

《声声慢》是作者后期作品。

三、分析释疑

1、齐读全诗,思考,这首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一种深深的愁思

2、词人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抒发出这种感情的?

明确:采用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3、能不能从词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

明确: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雁过也,正伤心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探讨研究这些句子

(1)朗读第一句词,回答,凄凄惨惨戚戚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词人早起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东张西望,想要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的空虚,找的也许是丈夫,也许是以前美好生活的点滴,可是四周却是冷冷清清,只有她自己孤单的身影。

补充: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如今沦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其凄惨之景象,令人目不忍睹,其悲伤之心情,在叠词的回环往复中传到读者心中。让我们再齐读这句来感受一下吧。(语速缓慢低沉)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该如何理解?

——表面埋怨天气冷暖不定,令人身体不适,实际上实在说生活的变故际遇令人沉沉浮浮,忧喜不定。想想夫唱妇随、共赏拓片的欢乐时光犹在眼前,顷刻之间却剩自己一个承受生活的风风雨雨。

(3)为什么大雁飞过会让词人感觉是旧时相识,又为什么会勾起词人的伤心之情?

——《一剪梅》有句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雁,也许就是当年为他们传信的使者。甜言蜜语犹在耳边,斯人却已逝,千山暮雪,万里层云,天人相隔,睹物思人,情何以堪?

大雁冬天南飞,春暖北归,词人自北方逃难至南方,早已国破家亡,有家不能回,新愁又添旧恨。

旧时相识异乡相逢,更增添词人天涯沦落之感。

大雁是古诗中常用来表现离愁别恨的意象。(板书意象雁)

(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愁之重之多,让人想起李清照《武陵春》中一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分析意象

刚才讲到,“雁”是作者用来表情达意的一个意象,在此词中,你还能找到类似的意象吗?这些意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淡酒: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词人本想借酒御寒,殊料,非但不能抵御刺骨寒风,却又想起以前把酒言欢的情景,此刻只能自斟自饮,两相对照,愁情更重了。

黄花:

指菊花,黄花堆积指菊花繁盛,千朵万朵压枝低,大好景象,本该夫妇携手共赏,丈夫摘取一朵为妻子戴上,万般柔情,千种疼爱,此刻的作者却已是形容枯槁,无心赏花,也无人再会怜惜她。这种感情与刘夷希《代悲白头翁》中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所抒发的感情是多么地相似啊!

梧桐:

梧桐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来看这句诗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它传递出的是一种离愁别绪,一种强烈的思念之情。

再看这一句: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写出了杨贵妃去世之后唐玄宗心中的悲凉以及对佳人的苦苦思念。

再看词中,作者也正是借梧桐表达内心的哀怨和凄凉,更何况,外面淅淅沥沥的缠绵细雨不时敲打这她的耳膜,扰乱她的心扉,梧桐加上细雨的点染,使词人的愁情浓得怎么也化不开。

小结:词人是词坛才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你看,她选择的是惨淡的黄昏,堆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点滴的细雨,这样一些饱含愁情的事物,将它们别具匠心地组合在一起,反复地渲染,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意境。

四、用诗化的语言,再现诗歌的意境

就让我们闭上双眼,随着音乐把自己化身为李清照,走进她为我们营造的凄美画境,身临其境地感受一番。然后,请你用诗化的语言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告诉我们。

学生发言,教师评价总结。要点:抓住词的语言,可作适当联想。

确实,李清照在情景交融方面取得一愁未了一愁添,一愁却比一愁深的效果,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也能深切感受到“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的词人内心深处的痛。

五、分析完了这首词,体会了词人的情感,让我们带着感情再读此词。

生读

范读

六、拓展练习。

南乡子[唐·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①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__________。 (2分)②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③“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2分)

答案:①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愁,或离恨)(2分)②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2分,“ 景”1分,“作用”1分)③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2分,含义与作用各1分)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下练习题。

板书设计:

声 声 慢

国愁 家愁 情愁

亡国之恨 丧夫之哀 孀居之苦

教学反思:

《声声慢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