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力的教案

时间:2024-06-13 20:56:23
【实用】力的教案四篇

【实用】力的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力的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力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

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

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小组合作做实验进行探究的必要性。

乐于根据观察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实验用的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铁垫圈、胶水、包装箱瓦楞纸板。

教师自己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钢、铝型材样品或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增加物体的厚度可以明显地加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但这样就要增加材料的用量。同学们还能为工程师想想其它的办法吗?

二、瓦楞纸的研究

我们平时看到的很多物品的包装都用到一种纸,同学们知道这种纸的名字吗?(这种纸叫瓦楞纸)

1、感知瓦楞纸的特性

同学人平时也接触过这种纸,现在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这种纸。大家右以拿到手上感受一下并可以折一折,感觉一下它有多硬,抗弯曲能力如何?(分组感知纸的特性)

2、实验:

我们利用解剖的方法,观察瓦楞纸的结构是怎样的,看看各组成部分的厚薄和软硬。(经过研究,我们产生的什么产生了什么问题或想法?准备怎样继续研究?)

三、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估计一下,什么样的形状有好的抗弯曲能力?

1、实验要求:不改变纸的长度,把纸折成不同形状,预测并实际测试它们的抗弯曲能力。

2、测度记录:

形 状













预测抗弯曲能力













实测抗弯曲能力













3、小黑板出示问题:

(1)与没有折的纸比较,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增强了吗?

(2)比较这些形状的纸抗弯曲能力的大小,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3)为什么有的钢材或铝材要做成“T”、“U”、“L”、“工”字或“口”字等形状?

四、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用事实证明了,哪些结构和情况下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可以得到明显的增强,指明学生加答教师补充完整。

板书设计:

【信息反馈】:

本课是在上一课研究了“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改变形状对增强抗弯曲能力的作用。本课的实验操作仍比较简单,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上。在教学安排上,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实验,应用结论再分析解决生活中的事物。

上课初,让学生看看生活中将各种钢材、铝材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图片,最好是生活场景图,如屋顶雨篷、铁路铁轨等,这样学生更能明白这些形状的材料应用在哪里,而书本中的插图是堆放着的材料比较抽象。如果能找些这样的材料给学生看看,就更好了。我找了些塑钢窗的边角料、角铁等,丰富学生的认识。由此引入思考:为何要加工成各种形状?解决这个问题,开展验证性实验。实验的操作很简单,实验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想象,让他们设计出各种形状,不要仅局限于书本中的几种形状。这个实验,只能改变纸的形状,其他各项条件均不能变化,所以给学生提供数张大小、材质一样的纸,同时,考虑到某些形状上面无法摆放垫圈测试承重力,我给学生提供回形针,可以将回形针折好挂在纸桥上挂垫圈测试。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同样的纸,改变形状就能大大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就可以了,不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哪种形状的抗弯曲能力会更大,这并不是本课所追求的,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让他们课后再开展这方面的探究,不应再课堂上深究。为何改变形状就能大大提高纸的抗弯曲能力?引导学生结合上一课的研究结论进行分析,还是比较容易能够解决的,改变形状后,虽然因为减少了宽度而损失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所以大大提高了纸的`抗弯曲能力。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析瓦楞纸的结构,通过观察、解剖,了解了瓦楞纸因为改变了纸的形状,通过增加厚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抗弯曲能力。将所学应用于生活,解释生活中的事物,这是科学课所追求的。课后,布置学生用实验中所用的几张纸,模拟制作一个类似瓦楞纸的材料测试一下承重能力,这样即避免了实验材料的浪费,又能使学生有新的、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可谓一举两得。

力的教案 篇2

设计背景

中班的幼儿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本次活动设计就是想让幼儿从身边最近的地方,最近的人出发, 使幼儿想说、多说、爱说,注重用完整的语言表示,进一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以及感受家的温暖。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胆量,学会倾听。

2:进一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以及感受家的温暖。

重点难点

难点:锻炼幼儿的胆量,学会倾听。

重点:进一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以及感受家的温暖。

活动准备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图片

活动过程:

1:开始:播放《家族歌》进入活动场地

2:大家齐唱《家族歌》。

3:老师引导小朋友们说说《我的家》活动规则:我家住在、、、、我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爸爸是做、、、、妈妈是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爱我,我也爱他们、、、、、、(幼儿述说当中让他们自由发挥)

4:让幼儿轮流上来描述自己的家庭情况。

5: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幼儿敢说会说,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出发,锻炼幼儿的胆量和表达能力。在活动中,老师充分运用鼓励表扬等方法,如:你真棒、你说得很清楚等,来激发幼儿讲的欲望,让幼儿感受到自己能行,自己一定能讲得很好,从而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满足感。在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很享受活动的过程,能不拘一格的描述自己的家,而且表达得相当的清楚,有些幼儿在说到自己父母的时候还会表现出一种幸福感。但是有个别幼儿还是比较胆小,上来的时候很忸怩,怕说。今后我觉得我还是要多学习,多请教,以更好的引导各样的幼儿。

力的教案 篇3

设计意图: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交通规则,树立安全的交通意识,认识红绿灯及简单的交通规则。在游戏中锻炼幼儿的平衡力和协调性。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我是小司机》这节体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信号灯的功能,能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在交通设施的帮助下安全通行。

2、通过活动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中锻炼自身的平衡力和协调性。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信号灯 、呼啦圈、《汽车开来了》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具信号灯,导入活动。

教师:(1)小朋友们,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见过这些东西?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用途吗?(请幼儿回答)

今天老师带你们玩一个游戏。出示红绿灯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用处和作用,在游戏中老师是一辆大汽车,小朋友是一辆小汽车。

二、创设情境,体验交通规则。

幼儿跟着老师开汽车(嘟嘟~~~~~~~~)

力的教案 篇4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知道摩擦力的定义。

2、会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摩擦现象。

3、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二、预习内容

1、摩擦力是发生在两个 物体之间,在物体发生 或 有这种趋势时,阻碍物体间的 。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 和 。

3、举出生活中的有益摩擦:

举出生活中的有害摩擦: 。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包括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2.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 认识摩擦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2. 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3. 学习设计表格、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生产的习惯。

二、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观看多媒体画面:(汽车在雪地上艰难行走,而当轮胎上裹有铁链后就能前进自如了;沾了水的茶杯盖很难拧开,而用毛巾裹住时就很容易拧开了; 生锈的铁锁打不开,当加了几滴油后就可以打开了;运动员赛跑时穿着带有铁钉的跑鞋等等)。老师出示:钉鞋、跑鞋、平底鞋、棉鞋、溜冰鞋各一双.问:如果老师要参加一百米的赛跑,你会选哪一双鞋呢?如果我要去溜冰你又会帮我如何选择呢?为什么要作这种选择? 这都是摩擦力在起作用。

(二)、新课导学

自学课本第一、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1、摩擦力产生在怎样的物体之间?

2、两个物体在什么状态下能产生摩擦力?

3、摩擦力产生在什么地方?

4、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

5、小实验:请你用手轻压桌面,手在桌面上滑动,然后用力重压桌面再做一次,体会两次感觉有什么不同?保持压力相同,使手分别在光滑的桌面和粗 糙的桌面上滑动,体会两次感觉有什么不同。

6、每个同学都擦过黑板,对黑板擦和黑板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你有什么感觉?小组里同学交流一下。

(三)实验探究

1、猜想,结合前面的讨论,每个小组同时结合你的所见所闻,进行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大胆猜想,要说明你的猜想原因。小组讨论 后,全班交流。)

猜想① 。② 。

2、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控制变量法:当一个物理量与几个因素都有关系时,我们要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来研究该物理量与这个因素的关系。

针对老师确定的猜想,通过小组讨论。选定一个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全班交流。

3、进行试验

实验方案通过后,小组进行实验,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试验次数

1

2

3

注意:①在拉动木块时,一定要水平拉动,并且在木块匀速运动时再读数,为什么?

②每个小组把自己的数据对全部进行展示。

4、得出结论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结论

5、交流与评估

评估实验结论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实验结果和其他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相同,是什么原因?

6、综合全班的实验结果,共同总结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

(四)小组自学科学世界,独立完成下列各题,小组内交流

1、摩擦力都是有害的吗?列举生活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每组至少列举6条)

2、怎样可以改变摩擦力的大小?

3、增大摩擦力的措施有哪些?举例说明。

4、减小摩擦力大小的措施有哪些?举例说明。

三、反思总结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不光滑,有压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不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不一定是阻力。

3.滑动摩擦力可由公式F滑=μFN计算,或由物体平衡计算。

4.静摩擦力不是定值,有一个范 围,即0~Fm,由物体运动和其他受力情况决定。

四、当堂检测

1、判断题

(1)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紧自行车刹车闸是为了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 )

(2)在接触面之间加润滑油,可以消除摩擦 ( )

(3)物体只有在运动时,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 用 ( )

(4)物体运动越快,受的摩擦力就越大 ( )

(5)物体静止时,就一定没有受到摩擦 力 ( )

(6)如果没有摩擦,我们就寸步难行 ( )

2、甲、乙两同学沿同一直线,水平向右拉一木箱,甲用60N的力,乙用40N的力,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则木箱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

A.100N,方向向右 B.100N,方向向左

C.20N,方向向右 D.20N,方向向左

3、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运动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B.冬天下雪后,常见民警在汽车上坡的地方洒上一些炉灰,目的是增大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C.生活中离不开摩擦,摩擦越大越好

D.工厂工人师傅用的锉刀表面总是凹凸不平的,目的是为了增大锉刀与工件之间的摩擦

4、笨重的箱子放在水平地而上,我们推不动它是因为 ( )

A、这物体的惯性很大 B、这物体受到的推力小于摩擦力

C、这物体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平衡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

图6中物块A重10N,A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当悬挂物B重3N时,开始沿桌面滑动。求:(1)B物体重1N时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多大?(2)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3)当A物体上再加上重10N的C物体,B物体重6N时,A与桌面的摩擦力多大?

课后练习与提高

1、关于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

D.摩擦力大小总正比于接触面上的压力

2、下列关于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物体间的压力增大时,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不变

C、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等于μN

D、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某接触面上有滑动摩擦力,则也一定有弹力

B、弹力的方向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

C、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相对滑动

D、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4、用手握住一个油瓶(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中油越多,手必须握得越紧

B、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不管手握得有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

D、以上说法都正确

5、有三个相同物体叠放在地面上,如图,物体之间及物体和地面之间不光滑。ABC静止。( )

A.C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左。

B.A受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B对C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C和地面间无摩擦力

6、一根质量为m,长为a的均匀木棒,它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用F力推动,当其经过如图所示位置时,求f。

7、物体静止,F力作用处光滑,求静摩擦力。当力F变为3F时,再求静摩擦力。

A错;如果受的是静摩擦力,则可能压力增加但摩擦力不变,比如手握油瓶,握得再紧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还是mg,B对C错;D正确。

3、【答案】ABC

4、【答案】 AC

【解析】没越多,为了不掉下来,必须增加最大静摩擦力,A对;由受力分析知:竖直方向只有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瓶始终静止,说明静摩擦力始终与重力平衡,大于始终等于mg,不变,B错C对D错。

5、【答案】AC

【解析】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

《【实用】力的教案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